什么是浸润性乳腺癌?
###一、浸润性乳腺癌的定义
浸润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主要类型,癌细胞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基底膜并向间质浸润的恶性肿瘤,较非浸润性乳腺癌具更强侵袭与转移潜能。
###二、病理分型及特点
1.浸润性导管癌:占比70%-80%,癌细胞呈不规则条索或团块状排列,形态多样,核分裂象多见。
2.浸润性小叶癌:占比5%-10%,癌细胞呈单行串珠或细条索状浸润间质,细胞较小、大小一致,核分裂象少见。
###三、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40-60岁发病率高,绝经后上升,近年年轻女性发病增多。
2.遗传因素:BRCA1/2基因突变者风险高,有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升高。
3.激素因素: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未生育、初次生育晚(>30岁)者,雌激素暴露长,患病风险增加。
4.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长期大量饮酒等,可致雌激素水平升、免疫及内分泌失调,增加发病几率。
###四、临床表现
1.乳房肿块:单发、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为常见症状。
2.乳房外观改变:肿瘤生长可致酒窝征、乳头内陷、橘皮样改变,肿瘤侵犯皮肤淋巴管可致局部皮肤水肿。
3.腋窝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触及腋窝肿大淋巴结,可能为肿瘤转移所致。
###五、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乳腺X线摄影:筛查常用,可发现微小钙化灶,利于早期发现。
-乳腺超声检查:能鉴别肿块囊性/实性,评估腋窝淋巴结,适用于致密型乳腺女性。
-磁共振成像(MRI):对多中心、多病灶浸润性乳腺癌敏感性高,助制定手术方案。
2.病理活检:确诊金标准,通过空心针穿刺或手术切除活检,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癌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等。
###六、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依肿瘤分期、患者状况选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保乳需符合适应证且术后配合放疗。
2.辅助治疗
-化疗:依病理、分子分型选方案,用化学药物杀癌细胞,降复发转移风险,常用蒽环类、紫杉类等。
-放疗:保乳术后需放疗降局部复发率,腋窝淋巴结转移等高危患者也可能需术后放疗。
-内分泌治疗:肿瘤细胞受体(ER、PR)阳性者,用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阻断雌激素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HER2阳性患者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提疗效、改善预后。
###七、预后及随访
1.预后:与分期、病理分型、分子分型、治疗等相关,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晚期预后差;肿瘤分期早、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化高、HER2阴性、激素受体阳性者预后相对优。
2.随访:治疗后长期随访,内容包括临床查体、乳腺及腋窝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发现复发转移,调整治疗方案,前2-3年每3-6个月一次,之后适当延长间隔,终身随访。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7-17/83368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