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典型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持续2~7天,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与病毒感染机体引发的炎症反应相关。
2.口腔黏膜损害:口腔内可见疱疹或溃疡,好发于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内侧等部位。初起为红色丘疹,随后转变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小溃疡,患儿常因口腔疼痛出现拒食、流涎、哭闹不安等表现,这是由于病毒侵犯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
3.手足臀部皮疹:手足部皮疹多见于手掌、足底,也可出现在指(趾)背侧、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臀部皮疹相对常见。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1~2天后转为疱疹,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3~7mm,疱壁较厚,周围绕以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及色素沉着。
二、非典型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多见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较快。可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部分患儿可表现为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这是因为肠道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
2.呼吸系统受累表现:患儿可出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等,听诊可闻及肺部湿性啰音。主要是由于病毒累及呼吸系统,导致肺部炎症、肺水肿等病理改变。
3.循环系统受累表现: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影响心肌功能及外周循环,导致循环功能障碍。
三、特殊人群表现特点
1.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更快,更易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严重受累表现,需密切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干预。
2.有基础疾病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及手足口病相关症状的观察,在治疗手足口病的同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8-17/83664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