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晚上总是失眠是怎么回事

2025-09-23 就医网

一、生理因素

(一)生物钟紊乱

人体存在自身的生物钟,它调控着睡眠-觉醒周期等生理过程。长期不规律的作息,例如经常熬夜工作、娱乐等,会打乱生物钟。比如,原本应该在23点左右入睡的人,长期在凌晨1-2点才休息,会使身体难以适应正常的睡眠节奏,从而引发失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物钟会逐渐变得不稳定,也更容易出现失眠情况,这是因为其身体机能衰退,对生物钟的调节能力下降。

(二)激素变化

女性在不同的生理阶段,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经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会导致失眠;孕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对胎儿的担忧等,激素水平改变以及身体不适等因素共同作用,容易出现失眠;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进而影响睡眠,导致失眠。

二、心理因素

(一)压力与焦虑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大脑神经一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例如,职场人士面临工作业绩考核、项目deadlines等压力,心理上持续焦虑,会难以放松进入睡眠状态。抑郁症患者往往也伴有失眠症状,其心理上存在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未来悲观等情况,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影响睡眠-觉醒调节。

(二)情绪波动

突然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失业、离婚等,会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些事件会让当事人陷入悲伤、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中,大脑无法从这些情绪中快速抽离,从而干扰睡眠,导致失眠。比如经历亲人离世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失眠表现。

三、环境因素

(一)睡眠环境不适

睡眠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噪音等都会影响睡眠。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会让人感觉不适,难以入睡。例如,室温在20-25℃比较适宜睡眠,若室温低于18℃或高于28℃,就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噪音方面,长期处于噪音超过50分贝的环境中,会干扰大脑的神经活动,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光线过强也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帮助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像卧室靠近路灯、夜间有强光照射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失眠。

(二)居住环境改变

突然更换居住环境,如从熟悉的家搬到陌生的地方,人体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出现失眠情况。例如外出旅行住在陌生的酒店,由于环境不熟悉,身体的生物钟和心理状态都需要调整,容易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中断。

四、疾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

如帕金森,患者除了有运动障碍症状外,常常伴有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中频繁觉醒等。这是因为帕金森影响了脑部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干扰了睡眠调节机制。阿尔茨海默早期也可能出现失眠症状,随着情进展,睡眠障碍会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的情况,这与大脑神经细胞退化、认知功能受损等有关。

(二)呼吸系统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常见的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疾。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进而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机体为了纠正缺氧状态会频繁觉醒,使睡眠片段化,患者白天会感到困倦、乏力,夜间则失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呼吸道炎症、痰液分泌等问题,呼吸不畅,也可能影响睡眠,出现失眠现象。

(三)其他系统疾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等症状,这些不适症状会干扰睡眠,导致失眠。糖尿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情况,会引起身体不适,如夜间低血糖时会出现冷汗、饥饿感等,从而导致失眠。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9-23/84055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