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小腿水肿了怎么回事

2025-09-25 就医网

一、生理性因素

(一)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对于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由于重力作用,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导致小腿水肿。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静脉血液需要依靠肌肉收缩产生的泵作用以及静脉瓣的单向开放来回流至心脏,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这一过程,使血液在小腿部位积聚,从而引起水肿。一般在适当活动、抬高下肢后可缓解。

(二)妊娠

女性在妊娠中晚期,子宫逐渐增大,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小腿水肿。同时,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情况。这种水肿通常是双侧对称的,一般在休息后可有所减轻,但分娩后多会逐渐消退。

二、理性因素

(一)心血管系统疾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的泵血功能减退,使得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体循环中,可引起下肢水肿,包括小腿水肿。患者往往还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例如,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严重时可发展为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下肢水肿;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早期可出现下肢尤其是小腿的水肿,逐渐向上蔓延。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内形成血栓,会阻碍血液回流,导致小腿水肿,同时可能伴有下肢疼痛、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改变等表现。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血流缓慢(如长期卧床、久坐)、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二)肾脏疾

肾炎: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同时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会引起水肿,多从眼睑、颜面开始,逐渐蔓延至下肢,包括小腿。患者常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表现。

综合征: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水肿可从下肢开始,包括小腿,呈凹陷性水肿,还可伴有高脂血症等表现。

(三)肝脏疾

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减退,导致低蛋白血症,同时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压力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出现小腿水肿,还可能伴有腹水、黄疸、脾大等表现。

(四)内分泌代谢疾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黏多糖在组织间隙沉积,引起黏液性水肿,可表现为小腿水肿,多为非凹陷性水肿,患者还常伴有怕冷、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

糖尿: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周围血管变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小腿水肿。糖尿会引起肾功能受损,出现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周围血管变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水肿。

(五)营养不良

长期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肿,可表现为小腿水肿,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皮肤干燥等表现。

三、其他因素

(一)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小腿水肿的副作用,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其可能通过扩张血管导致下肢水肿。不同药物引起水肿的机制可能不同,一般在停药或调整药物后水肿可减轻或消失。

(二)局部因素

下肢感染:小腿部位发生感染时,局部炎症反应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引起水肿,常伴有红、肿、热、痛等表现。

淋巴回流障碍:如丝虫感染,丝虫寄生在淋巴系统内,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下肢(包括小腿)淋巴水肿,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增厚、粗糙等。

当发现小腿水肿时,首先要观察水肿的程度、对称性、伴随症状等情况。如果水肿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下肢静脉超声等,以明确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9-25/84075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