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月经是从那里来
一、月经的产生部位
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周期的表现,主要由子宫产生,但涉及多个生殖器官协同作用。
(一)卵巢
1.卵泡发育: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原始卵泡逐渐发育。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生成素等)作用下,卵泡不断生长,卵泡内的卵细胞逐渐成熟。一般每月会有一个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2.激素分泌:卵泡成熟过程中,卵巢会分泌雌激素,雌激素能促使子宫内膜增厚、腺体增生等,为可能的受孕做准备。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进一步使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创造条件。如果没有受孕,黄体逐渐萎缩,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
(二)子宫
1.子宫内膜变化: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就会发生脱落。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就形成了月经。子宫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每次月经主要是功能层的脱落,基底层会在月经后修复并开始新的周期增生。
二、月经周期的大致过程
1.卵泡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到排卵前,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促进卵泡发育,同时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开始增生。
2.排卵期:随着卵泡发育成熟,体内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会触发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3.黄体期:排卵后,黄体形成并分泌激素维持子宫内膜分泌期,如果未受孕,黄体退化,激素水平下降,进入月经前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
三、不同年龄阶段月经情况的差异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在10-12岁左右,此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规律,周期、经量等都可能不稳定,这是因为生殖内分泌系统还在逐渐完善过程中。
2.育龄期:育龄期女性月经相对规律,但也可能受生活方式(如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疾病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月经紊乱,比如压力大可能导致下丘脑功能紊乱,影响激素分泌从而影响月经。
3.围绝经期:一般在45-55岁左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失衡,月经会出现紊乱,如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增多或减少等,这是由于卵巢内卵泡储备减少,排卵不规律,激素分泌波动较大导致。
4.绝经期:月经停止1年以上,标志着生殖功能终止,此时卵巢几乎不再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子宫内膜也不再有周期性变化。
四、特殊人群月经相关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因为这一时期月经不规律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月经长期严重紊乱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内分泌等疾病。
2.育龄期女性:如果有备孕计划,需了解自身月经周期等情况以更好把握排卵期;如果没有备孕计划,要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后人工流产对生殖系统的可能损害;同时要关注月经变化,月经突然出现明显改变可能提示怀孕、内分泌疾病等情况。
3.围绝经期女性:如果月经紊乱伴有明显不适症状(如严重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大等),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激素补充治疗等,但需权衡利弊,因为激素补充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同时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排查妇科疾病。
4.患有妇科疾病女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月经,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月经情况也会随着原发病的控制而有所改善。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9-26/84086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