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女性备孕检查
一般检查
-身高、体重与BMI:身高和体重可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²(m²),正常范围为18.5~23.9。合适的BMI有助于维持正常内分泌及生殖功能,过高或过低的BMI可能影响受孕几率及妊娠结局。例如,BMI过低可能导致月经紊乱,进而影响排卵;BMI过高易引发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对备孕不利。
-血压:正常血压应低于140/90mmHg。高血压可能在妊娠期间加重病情,增加子痫前期等风险,备孕女性需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
-心肺检查:通过听诊等方式检查心肺功能,确保心肺能够承受妊娠期间的生理负担。如有心肺疾病,可能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备孕,严重心肺疾病可能不适合妊娠。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血红蛋白过低提示贫血,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等问题;白细胞异常可能提示感染等情况;血小板异常会影响凝血功能,备孕女性若存在贫血或血液系统异常需先进行治疗。一般要求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在(100~300)×10⁹/L之间。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通过尿常规发现,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妊娠,需要进一步诊治。
-肝肾功能:肝功能主要看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肾功能主要看肌酐、尿素氮等。肝脏和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及母体和胎儿的物质交换,备孕女性需确保肝肾功能正常,如有异常需在医生评估下决定是否备孕及如何治疗。例如,慢性肾病患者妊娠风险较高,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管理。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正常范围为4%~6%。糖尿病会增加妊娠糖尿病、流产、胎儿畸形等风险,备孕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良好后再备孕。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对生殖系统影响重大,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范围一般为0.35~5.5mIU/L,游离甲状腺素(FT4)等也需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受孕及妊娠结局,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女性需要在调整甲状腺功能至正常后再备孕,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这些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影响胎儿健康,备孕女性需明确自身传染病感染状况,如有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阻断等相关处理,以保障胎儿健康。
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了解子宫和双侧附件的情况,包括子宫的形态、大小、内膜厚度,是否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变。一般在月经干净后进行超声检查较为合适,通过超声可以排查子宫畸形等影响受孕的因素,例如,纵隔子宫可能导致不孕或流产。
-宫颈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排查宫颈病变。宫颈病变可能影响妊娠,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在孕期加重或影响分娩方式等。TCT主要是检查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HPV检测是看是否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这两项检查联合可以有效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查是否有阴道炎症等。常见的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这些炎症可能影响精子存活及受精卵着床,需要在备孕前治愈。
染色体检查:对于有不良孕产史(如多次流产、胎儿畸形等)的夫妇,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情况。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反复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需要遗传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判断受孕风险及后续妊娠的相关注意事项。
男性备孕检查
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外生殖器检查,观察阴茎、阴囊等发育情况,排查先天性生殖系统畸形等问题。例如,隐睾可能影响精子生成,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实验室检查
-精液分析:这是男性备孕的重要检查项目。一般需要禁欲2~7天后进行精液采集,检查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包括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等)、精子形态等指标。正常精液量应≥1.5ml,精子浓度≥15×10⁶/ml,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32%,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精液异常如少精、弱精、畸形精子症等可能导致男性不育,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传染病筛查:同女性一样,需要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筛查,避免通过精液传播给配偶及胎儿。
-染色体检查:对于精液质量严重异常(如无精症等)的男性,建议进行染色体检查,排查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精子生成障碍等问题。
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备孕检查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年龄较大的备孕夫妇,需要更加关注染色体异常、生殖系统功能减退等问题,可能需要更频繁或更全面的检查;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备孕夫妇,需要先改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如戒烟戒酒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精液分析等检查,因为吸烟酗酒会影响精子质量;有既往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备孕夫妇,需要在控制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调整备孕检查项目及备孕计划,确保母体和胎儿安全。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9-26/84087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