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刚出生的宝宝黄疸高了是怎么回事

2025-10-22 就医网

一、生理性黄疸

(一)发生原因

刚出生的宝宝出现黄疸高较多见的是生理性黄疸,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致。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生后氧分压升高,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还不完善,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含量低且活性不足,不能有效地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黄疸。一般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消退。

(二)相关指标及意义

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判断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指标。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一般不超过257μmol/L(15mg/dl),且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幅度<85μmol/L(5mg/dl)。这种情况下宝宝一般情况良好,除了皮肤、巩膜黄染外,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

二、理性黄疸

(一)发生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常见于分娩过程中胎盘血管畸形、双胎输血等情况,使宝宝红细胞数增多,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产生增加。

-血型不合: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ABO血型不合较为常见,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母亲体内存在的抗A或抗B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Rh血型不合时,若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第一次妊娠时一般不会发,而在第二次妊娠时,尤其是胎儿Rh血型为阳性时,母亲体内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引发严重溶血,导致理性黄疸。

-感染:细菌、毒等感染可导致宝宝出现败血症等情况,感染时宝宝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被激活,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可竞争胆红素与肝细胞的结合位点,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早产儿肝脏功能更不成熟,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低,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肝脏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前面提到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含量低且活性不足,除了生理性因素外,某些疾状态下也可进一步影响其功能,导致结合胆红素的能力降低。

-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可引起肝细胞损害,导致肝脏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障碍;胆道闭锁时,胆道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排泄到肠道,反流入血,引起黄疸。

3.胆汁排泄障碍

-新生儿肝炎:多由毒感染引起,如乙型肝炎毒、巨细胞毒等,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胆汁的排泄功能,使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胆道闭锁: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胆道闭锁使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黄疸进行性加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二)相关指标及意义

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往往较高,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幅度>85μmol/L(5mg/dl);黄疸出现时间过早,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不消退,或黄疸退而复现等。同时可能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反应差、拒奶、体温不稳定等。

三、对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出现黄疸高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发生理性黄疸的风险相对更高,更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宝宝黄疸出现时间早、程度重、进展快或消退延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测定、血型鉴定、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以明确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护理方面,要保证宝宝充足的喂养,因为喂养不足可导致宝宝肠道蠕动减慢,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加重黄疸,所以要鼓励宝宝多吸吮,保证奶量摄入。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宝宝受凉,因为寒冷可使宝宝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多,不利于胆红素的代谢。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10-22/84315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