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晚上睡觉的时候耳朵嗡嗡响怎么办

2025-09-24 就医网

一、了解可能的原因

耳朵嗡嗡响即耳鸣,晚上睡觉时出现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是生理性因素,比如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耳鸣出现。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更容易在夜间睡眠时出现耳鸣。其次是耳部疾,像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梅尼埃等,这些耳部问题会干扰耳部正常的声音传导和感知,从而引发耳鸣。另外,全身性疾也可能导致耳鸣,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等,这些疾会影响血液循环,当耳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时,就可能出现耳鸣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同时,要学会缓解压力,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对耳鸣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在睡眠环境中尽量远离嘈杂的声音源。

耳部按摩: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耳部按摩。比如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揉搓耳廓,然后再轻轻牵拉耳垂,每次进行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耳部按摩能够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对耳鸣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耳部。

三、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儿童群体:儿童出现夜间耳鸣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是儿童,首先要检查是否有外耳道异物等情况。儿童睡眠时耳鸣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中耳炎等耳部并发症有关。要确保儿童的睡眠环境安全,避免耳部受到外伤。如果儿童频繁出现夜间耳鸣,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先天性耳部发育问题或其他全身性疾影响。

老年群体:老年人夜间耳鸣较为常见,要考虑其是否有心血管疾等基础。老年人要注意控制基础疾,如高血压患者要按时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等,需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同时,老年人睡眠时要注意体位,避免压迫耳部相关血管,影响血液循环。

有基础疾人群: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等基础疾的人群,夜间出现耳鸣时,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的管理。例如糖尿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进而加重耳鸣。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耳鸣。

四、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经过自我调整后耳鸣仍然没有缓解,或者耳鸣伴有听力下降、耳痛、眩晕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如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以及全身性的检查,以明确耳鸣的具体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中耳炎引起的耳鸣,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果是梅尼埃导致的耳鸣,会根据情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地址:http://jyw.meipopr.com/jiankang/2025-09-24/84065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